声明:本文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,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学性加工,人物姓名均为化名。
"救命啊!有人晕倒了!"
"快报警!快叫救护车!"
"车门锁死了,怎么办?"
暴雨如注的深夜,围观的人群惊慌失措地喊着。
一辆黑色奔驰车内,老人紧闭双眼,呼吸微弱。
外卖员小李握紧手中的砖头,雨水模糊了他的视线。
他知道,这一砸下去,等待他的可能是巨额赔偿,甚至是法律纠纷。
但老人已经没有时间了。
"咣!"玻璃瞬间碎裂。
人群中传来一声惊呼,有人在颤抖中按下了拍摄键。
01
7月15日晚上11点30分,暴雨倾盆而下。
小李骑着电动车穿梭在空旷的街道上,雨水顺着他破旧的雨衣缝隙渗透进来,后背早已湿透。外卖箱里放着今晚的最后一单——一份热腾腾的粥品,目的地是市中心的高档小区。
"还有最后一单就能回家了。"小李在心里默念着,加快了车速。
25岁的小李来自农村,为了供妹妹上大学,他白天在工地搬砖,晚上送外卖。每天工作16个小时,月收入勉强过万。妻子刚生了孩子,家里的开销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。
雨越下越大,路面积水已经没过了脚踝。小李的电动车在水中艰难前行,车灯照射的范围内,雨帘如瀑布般倾泻。
突然,前方传来急促的鸣笛声。
小李抬头看去,发现一辆黑色奔驰轿车停在路边,双闪灯在雨夜中显得格外刺眼。车子停得有些奇怪,半个车身占着机动车道,后面的车辆只能缓慢绕行通过。
"估计是车子出故障了。"小李心里想着,准备绕过去继续送餐。
可就在经过奔驰车时,他发现了异常——车内隐约有个人影,一动不动地趴在方向盘上。
小李心里一紧,赶紧停下车子。透过被雨水打湿的车窗,他看清了车内的情况: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瘫倒在驾驶座上,面色苍白,嘴唇发紫,看起来情况很不好。
"老爷子!老爷子!"小李拍打着车窗大喊,但车内的老人毫无反应。
他试着拉车门,但车门紧锁。所有的车窗都关得严严实实,雨水顺着玻璃流淌而下。
小李掏出手机,发现信号很弱。他试着拨打120,电话响了几声后传来忙音。再试一次,还是无法接通。
"该死的信号!"小李焦急地咒骂着。
这时,一辆出租车经过,小李拼命挥手拦车。出租车司机摇下车窗,小李大声喊道:"师傅,帮忙报个警,这里有人需要急救!"
出租车司机探头看了看奔驰车,犹豫了几秒钟说道:"我车上有客人,你自己想办法吧。"说完便加速离开了。
小李感到绝望。雨越下越大,老人的情况看起来越来越危险。他能看到老人的胸口起伏微弱,呼吸时有时无。
又有几辆车经过,但没有人愿意停下来帮忙。这个时间点,这样的天气,谁都想尽快回家。
小李再次用力拍打车窗,声音在雨声中显得微不足道。他尝试用钥匙去撬车门,但毫无效果。车门的电子锁系统在老人昏迷后自动上锁,从外面根本无法打开。
"怎么办?怎么办?"小李在雨中来回踱步,脑子里快速思考着各种可能。
他想到了砸车窗,但随即想到这辆奔驰至少价值几十万,车窗玻璃的维修费用可能就要好几千。对于月收入一万的他来说,这笔钱无异于天文数字。
可是老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,呼吸声越来越微弱。
小李的心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。救人是天经地义的事,但砸坏豪车的后果他承担不起。万一车主要求赔偿,他该怎么办?万一被告上法庭,他有钱请律师吗?
雨水混合着泪水顺着他的脸颊流淌下来。
就在这时,他想起了刚刚出生的儿子,想起了妻子憔悴的面容,想起了妹妹期待的眼神。如果今天死的是他的父亲,他希望有人能够挺身而出吗?
答案毫无疑问。
小李环顾四周,在路边的绿化带里找到了一块砖头。砖头在雨中变得湿滑,他用力握紧,双手止不住地颤抖。
"对不起,对不起。"他对着奔驰车小声说道,仿佛在向车主道歉。
深吸一口气,小李举起了砖头。
02
"咣!"
一声巨响,副驾驶的车窗瞬间碎裂。钢化玻璃散落一地,在路灯下闪闪发光。
小李顾不上被玻璃划伤的手臂,迅速伸手打开车门。一股闷热的空气扑面而来,夹杂着老人的呼吸声和淡淡的药味。
"老爷子,老爷子,醒醒!"小李轻拍老人的脸颊,老人的皮肤冰凉,毫无血色。
他小心翼翼地将老人从驾驶座上扶出来,让他平躺在后座上。老人的呼吸非常微弱,脉搏若有若无。
小李想起了在网上看过的急救知识,他检查老人的呼吸道是否畅通,然后开始进行心肺复苏。
"一、二、三、四..."他一边按压一边数着,雨水不断滴落在老人的脸上。
经过几分钟的急救,老人终于有了一些反应,微弱地咳嗽了几声,缓缓睁开了眼睛。
"老爷子,你醒了!太好了!"小李激动得差点哭出来。
老人的眼神还有些迷茫,但显然已经脱离了最危险的状态。他看着满脸雨水的小李,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着什么。
这时,120的电话终于打通了。
"喂,120吗?这里是建设路和解放路交叉口,有一位老人突发疾病,需要紧急救援。"小李对着电话大声说道。
"好的,我们马上派车过去,请保持电话畅通。"
挂断电话后,小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。他看着地上的玻璃碎片,心情复杂。救人的使命完成了,但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让他忐忑不安。
老人的意识逐渐清醒,他努力想要说话,但声音很微弱。
"别说话,保存体力,救护车马上就到。"小李安慰着老人。
大约十分钟后,救护车的警笛声从远处传来。红蓝相间的灯光在雨夜中格外醒目。
医护人员迅速将老人抬上担架,一边询问小李关于老人的情况。
"我发现他的时候就已经昏迷了,可能是突发心脏病或者脑血管疾病。"小李如实回答。
"你做得很好,及时的急救为他争取了宝贵的时间。"一位年轻的医生对小李说道。
救护车呼啸而去,留下小李一个人站在雨中。他看着地上的玻璃碎片和被砸坏的奔驰车,心情五味杂陈。
这时,几个路人开始围观。有人举着手机在拍照,有人议论纷纷。
"这小伙子真勇敢,为了救人连豪车都敢砸。"
"砸坏了怎么办?这车估计得几十万吧。"
"车主要是追究责任,他可惨了。"
"救人要紧,车子可以修,人命关天啊。"
小李听着这些议论,心里更加忐忑。他知道自己做了正确的事,但也知道可能要为此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。
他想起了家里嗷嗷待哺的孩子,想起了辛苦持家的妻子,想起了还在上学的妹妹。如果真的要赔偿几万块钱,这个家庭将彻底陷入困境。
但是,如果重新来一次,他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。
雨渐渐小了一些,但小李的心情并没有因此好转。他知道,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。
车主随时可能出现,到那时,等待他的将是什么?
03
晚上12点15分,就在小李准备离开现场时,一辆出租车急刹车停在了路边。
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从车上匆忙下来,即使在这样的暴雨天,他的穿着依然整齐。男人大概四十多岁,戴着金边眼镜,一看就是成功人士的模样。
他就是奔驰车的车主——张总。
张总接到保险公司的电话,说他的车出了事故,于是连夜赶到现场。当他看到自己那辆价值80万的奔驰车时,瞬间愣住了。
副驾驶的车窗完全碎裂,玻璃散落一地。车内座椅被雨水打湿,方向盘上还有血迹。整辆车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得狼狈不堪。
"这是怎么回事?"张总的声音在颤抖,不知道是因为愤怒还是震惊。
围观的路人七嘴八舌地解释着刚才发生的事情:
"有个外卖小哥为了救人把你的车窗砸了。"
"车里有个老人昏迷了,情况很危险。"
"要不是他砸车,老人可能就没命了。"
张总听着这些解释,脸色阴沉。他围着车子转了一圈,仔细查看损坏情况。除了车窗,车门内饰也被雨水浸湿,电子设备可能受损,维修费用绝对不是小数目。
他的目光落在了站在一旁的小李身上。小李浑身湿透,外卖服上还沾着玻璃碎屑和血迹,看起来狼狈不堪。
"是你砸的我的车?"张总走向小李,语气严厉。
小李点了点头,声音有些颤抖:"是的,但我是为了救人..."
"救人?"张总冷笑一声,"你知道这车多少钱吗?你知道修一次要多少钱吗?"
"我知道这样做不对,但老人的情况很危险,我当时也是迫不得已..."小李试图解释。
"迫不得已?"张总的声音越来越大,"你不会打电话吗?不会叫消防队吗?为什么一定要砸我的车?"
围观的人群开始议论纷纷。有人支持小李的做法,认为救人要紧;也有人觉得张总的愤怒可以理解,毕竟车子损失惨重。
"当时情况紧急,老人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,我试过打电话,但信号不好..."小李努力解释着。
"那也不能砸我的车!"张总打断了他,"你以为做好事就可以为所欲为吗?你以为救了人就可以不承担责任吗?"
气氛越来越紧张。雨水还在下着,但围观的人越来越多。有人开始用手机录像,这个场面很快就会传播到网络上。
小李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。他知道自己理亏,砸坏了别人的车子,无论出于什么原因,都应该承担责任。但是几万块钱的赔偿,对他来说真的是天文数字。
"我可以赔偿,但请给我一些时间..."小李低着头说道。
"时间?"张总冷笑,"你一个送外卖的,能赔得起吗?这车窗要一万多,内饰清洗和更换要几万,还有车内电子设备的损失..."
围观群众中有人看不下去了:"这小伙子是为了救人啊,你不能这样逼人家。"
"就是,车子坏了可以修,人命没了就没了。"
"救人还有错了?"
但也有人支持张总:"救人是对的,但砸坏别人的车也要承担责任啊。"
"车主生气也正常,换谁都受不了。"
现场的争论越来越激烈,两方观点截然对立。
张总环视一周,发现自己成了众矢之的,心里更加愤怒。他觉得这些人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他,完全不考虑他的损失。
小李站在雨中,感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。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。如果当时他选择等消防队或者想其他办法,是不是就不会有现在的麻烦?
但转念一想,老人当时的情况根本等不了那么长时间。他相信自己做了正确的事,即使要承担后果,也问心无愧。
就在争论不休的时候,张总突然想起了什么,脸色变得更加难看。
他想起了被救的那个老人...
04
凌晨12点30分,现场的气氛愈发紧张。
张总站在自己的爱车前,看着满地的玻璃碎片,心疼得要命。这辆奔驰E级是他去年刚买的,花了80万,平时保养得像宝贝一样,连个小划痕都让他心疼半天。
现在却被一个陌生人给砸了,而且还是为了救一个不相干的老人。
"我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,砸坏我的车就要赔偿。"张总的态度很坚决,"我现在就可以报警,让警察来处理这件事。"
小李心里一慌。报警意味着事情会变得更复杂,可能还会留下案底。他想到自己还有前科记录,虽然只是年轻时的一次打架斗殴,但如果再有纠纷,后果不堪设想。
"张总,求您理解一下,我真的是迫不得已..."小李的声音带着颤抖。
"理解?"张总冷笑,"谁来理解我的损失?你知道我这车一年的保险费都要多少钱吗?你知道我为了买这车贷了多少款吗?"
围观群众中有人看不下去了,一个五十多岁的大爷站出来说:"年轻人,你做得对!救人要紧,这车主太没人情味了。"
"就是,见死不救才是犯法的,救人有什么错?"一个中年女人也附和道。
张总听了更加愤怒:"你们站着说话不腰疼,砸的不是你们的车,当然可以说风凉话。"
这时,一个刚刚赶到的年轻人举着手机说:"我都录下来了,这个视频我要发到网上去,让大家看看什么叫做冷血。"
张总脸色一变,他意识到这件事如果传播出去,对他的名声会造成很大影响。他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企业家,如果被网友们人肉搜索,后果不堪设想。
但是他的愤怒并没有因此减少。他看着小李,越想越气:"你一个月能挣多少钱?够赔我车窗的吗?"
小李如实回答:"我一个月大概能挣一万块钱..."
"一万?"张总嗤笑一声,"我这车窗就要一万多,还不算其他损失。你要赔到什么时候?"
现场陷入了僵局。张总坚持要求赔偿,小李承担不起高额费用,围观群众分成两派争论不休。
就在这时,小李的手机响了。是妻子打来的电话。
"小李,你怎么还没回来?孩子一直在哭,我实在哄不住了..."妻子的声音很疲惫。
小李看了看时间,已经凌晨12点多了。他平时最晚11点就能到家,今天因为这件事耽搁了这么久,妻子肯定很担心。
"老婆,我遇到点事情,可能还要一会儿才能回去..."小李压低声音说道。
"什么事?不会有危险吧?"妻子的担忧清晰地传达过来。
小李看了看周围的情况,不知道该怎么解释。他不想让妻子担心,但也不能撒谎。
"没事,就是路上帮了个忙,处理一下就回去。"
挂断电话后,小李更加焦虑。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等着他回去,妻子一个人应付不来。而这里的纠纷看起来短时间内无法解决。
张总也在考虑下一步怎么办。报警的话,处理起来会很麻烦,而且这么多人录像,如果处理不当,很可能引起网络舆论的反弹。但是不追究责任,他又咽不下这口气。
"这样吧,"张总最终开口,"我也不为难你,你留个联系方式,我明天找人估算一下损失,你按实际损失赔偿就行。"
小李犹豫了一下,还是报出了自己的手机号码。他知道这个决定可能会让他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,但他也没有其他选择。
围观的群众见事情有了转机,大部分人开始散去。但仍有一些人在议论着这件事的是非曲直。
小李准备离开时,张总突然叫住了他。
十分钟后,张总突然想起了什么,脸色瞬间变得复杂起来。
他想起了保险公司电话里提到的细节——车主信息,被救老人的身份,还有事发地点...
这些信息串联起来,让张总意识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事实。
小李正准备骑车离开,张总突然厉声喝道:"站住!让你走了吗?"
这一声怒吼如雷贯耳,在雨夜中格外刺耳,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爆发震住了。
围观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,所有人都惊愕地看向张总。
有人捂住了嘴巴,眼中满是不敢置信。
有人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,仿佛被这声怒吼吓到了。
正在录像的人手机在颤抖中险些掉落,画面都变得模糊起来。
甚至绵绵的雨声都仿佛在这一刻变得微弱,整个世界都因为这一声怒吼而静止了。
05
张总的话音落下,现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。
小李慢慢转过身,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,分不清是雨水还是眼泪。他不明白为什么事情都已经谈好了,张总还要出言阻止他离开。
"张总,我们不是已经说好了吗?我会承担赔偿责任的..."小李的声音有些颤抖。
张总的脸色异常复杂,既有愤怒,又有一种说不出的纠结。他深深地看了小李一眼,然后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话:
"你知道你救的那个老人是谁吗?"
小李摇了摇头,他当时只顾着救人,根本没有仔细看老人的样貌,更不要说认识了。
张总苦笑了一声:"他是我的前岳父,我们已经断绝关系三年了。"
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,让现场所有人都愣住了。围观群众面面相觑,谁也没想到这件事竟然还有如此戏剧性的转折。
小李更是目瞪口呆,他万万没想到这个世界竟然如此之小,自己拼命救下的老人,竟然是车主的前岳父。
"前岳父?"有围观群众小声询问,"那岂不是说..."
张总点了点头:"他是我前妻的父亲。我和我前妻离婚后,就再也没有联系过。"
事情的复杂性瞬间升级。这不再是简单的好心救人砸坏车子的事件,而是涉及到复杂家庭关系和情感纠葛的社会事件。
小李站在雨中,感到自己仿佛被卷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。他救的人和车主之间有着这样的关系,这让整个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。
张总看着小李困惑的表情,继续解释道:"三年前,我和前妻因为各种矛盾离婚了。这个老人,也就是我前岳父,一直站在女儿那边,对我横加指责。离婚时,他甚至在法庭上指着我说,我是个没有良心的白眼狼。"
说到这里,张总的情绪有些激动:"离婚后,我们彻底断绝了联系。我再也没有见过他,也不想再见到他。可是没想到,今天晚上,竟然是你把他从我的车里救了出来。"
围观群众听到这个故事,议论声又起。有人觉得这是天意弄人,有人觉得这是报应,还有人觉得这是一种命运的安排。
"那他为什么会在你的车里?"小李忍不住问道。
张总摇了摇头:"我也不知道。这车我从来不借给别人,他也不可能有我的车钥匙。"
这个疑问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。一个和车主断绝关系的老人,为什么会出现在车主的车里?而且还是在深夜时分,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中?
"他身上有没有什么证件?或者其他能说明情况的东西?"有围观群众建议道。
张总想了想,走向自己的车子。虽然车窗被砸破,但车内的其他物品应该还在。他在车里翻找了一下,发现了老人的钱包。
打开钱包,里面有身份证、银行卡,还有一张折叠得很小的纸条。张总展开纸条,脸色瞬间变得苍白。
纸条上写着一行字:"小张,我知道你恨我,但我真的想见见你,想和你说声对不起..."
看到这张纸条,张总的手开始颤抖。他突然意识到,这个老人可能是专门来找他的,而且很可能是想要和解。
"这...这是什么意思?"小李看着张总苍白的脸色,忍不住问道。
张总没有回答,他的大脑正在快速处理着这些信息。如果老人是来找他和解的,那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车里?又为什么会突发疾病?
突然,张总想起了什么。他掏出手机,查看了一下通话记录。在今天下午,确实有一个陌生号码给他打过电话,但当时他在开会,没有接听。
他回拨了那个号码,电话很快接通了。对面传来一个中年女人的声音:
"喂,请问是张先生吗?我是市人民医院的护士,有一位叫王建国的老人想要联系您..."
张总的心跳瞬间加速。王建国正是他前岳父的名字。
"他现在怎么样了?"张总急切地问道。
"老人刚刚做完手术,已经脱离危险了。但是他的情况还是很严重,需要家属签字..."
听到这个消息,张总的心情变得更加复杂。一方面,他庆幸老人平安无事;另一方面,他又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曾经的仇人。
小李在一旁听着,也大概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。老人可能是想要和前女婿和解,所以来找张总,但不知道什么原因,他出现在了张总的车里,并且突发疾病。
"张总,不管怎么说,老人现在安全了,这是最重要的。"小李试图安慰张总。
张总看着小李,眼神复杂。如果不是这个年轻人的见义勇为,他的前岳父可能真的会有生命危险。而如果前岳父死在他的车里,无论什么原因,他都会背上巨大的道德包袱。
"你救了他,也救了我。"张总缓缓说道,"如果他死在我的车里,我一辈子都不会安心的。"
围观群众听到这话,都感到了事情的深层含义。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救援,更是一次命运的安排。
06
凌晨1点钟,雨终于停了。
张总站在自己被砸坏的车前,心情五味杂陈。刚才医院护士的电话让他了解了更多细节:老人王建国今天下午确实给他打过电话,想要见面谈谈。因为张总没有接听,老人就按照地址找到了他的公司。
公司保安告诉老人,张总晚上有个应酬,车子停在公司楼下。老人可能是想等张总回来,所以一直在车旁守候。但是他有张总给过前妻的备用钥匙,在等候期间可能想坐进车里避雨,结果却突发心脏病,昏倒在车内。
这样的解释让整个事件的脉络清晰了起来。老人是怀着和解的心情来找张总的,却差点因此丧命。而小李的见义勇为,不仅救了老人的命,也让张总避免了更大的悲剧。
"张总,您现在还要我赔偿车窗吗?"小李小心翼翼地问道。
张总看了看地上的玻璃碎片,又看了看眼前这个满身是雨的年轻人。如果没有他的勇敢行为,后果不堪设想。
"不用了。"张总摇了摇头,"是我应该感谢你才对。"
围观群众听到这话,都松了一口气。许多人开始为小李鼓掌,认为这是应得的结果。
但是小李却摇了摇头:"张总,砸坏您的车是事实,我应该承担责任。这样吧,车窗的钱我还是会赔的,但请您给我些时间。"
张总被小李的坚持感动了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,能遇到这样有担当的年轻人实属不易。
"那我们各退一步,"张总提议道,"车窗的修理费我来出,但我想给你一些报酬,感谢你救了我前岳父。"
小李想了想,最终点头同意了。他确实需要这笔钱,家里的经济压力很大,而且今晚为了救人,还丢掉了最后一单外卖的收入。
两人交换了联系方式,约定明天到医院看望老人,同时处理车辆维修的事宜。
围观群众陆续散去,但这个故事很快在网络上传播开来。有人拍摄的视频被发布到社交媒体上,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网友们的反应很有意思。起初,大部分人都支持外卖员的做法,认为见义勇为应该得到保护。但当车主和被救老人的关系曝光后,网友们开始讨论更深层次的问题:家庭矛盾、社会责任、道德选择等等。
有网友评论说:"这是现实版的《雷雨》,太戏剧化了。"
也有网友说:"外卖小哥是真正的英雄,不管什么关系,救人就是对的。"
还有网友分析:"这件事说明了什么?说明好人有好报,也说明了家庭矛盾需要理性解决。"
第二天上午,张总和小李一起来到医院看望老人。老人王建国已经完全清醒了,得知是小李救了自己后,老人流下了眼泪。
"孩子,谢谢你。"老人紧紧握着小李的手,"如果不是你,我就再也见不到我的外孙女了。"
张总站在病床旁,神情复杂。三年的恩怨在这一刻显得不那么重要了。
"爸..."张总终于开口,这是三年来他第一次叫老人"爸"。
老人听到这声称呼,眼泪流得更猛了。他知道,这次死里逃生,也许是老天给他们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。
"小张,是我不好,我不应该那样对你..."老人哽咽着说道。
张总摇了摇头:"都过去了,爸。我们都有错。"
看着这温馨的一幕,小李悄悄退出了病房。他的任务完成了,剩下的是这个家庭自己的事情。
医院门口,张总追上了小李:"兄弟,真的谢谢你。如果不是你,我们永远没有机会和解了。"
小李笑了笑:"这是应该的。希望老爷子身体健康,你们一家人和和美美。"
张总递给小李一个信封:"这是我的一点心意,请务必收下。"
小李打开信封,里面是五千块钱,比他一个月的外卖收入还要多。
"张总,这太多了..."
"不多,这是你应得的。"张总坚持道,"而且,如果你愿意的话,我的公司正好缺个司机,工资比送外卖要高一些,也没那么辛苦。"
小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,但很快又担心起来:"我只有初中文化,怕胜任不了..."
"没关系,人品比学历重要。"张总拍了拍小李的肩膀,"你好好考虑一下,有决定了给我打电话。"
这个故事在网络上持续发酵,引起了媒体的关注。很多新闻媒体都报道了这个"暴雨夜砸车救人"的事件,小李一夜之间成了网红。
但小李并没有因此骄傲。他还是那个朴实的外卖员,还是那个为了家庭拼命工作的男人。只是现在,他有了更好的工作机会,有了改变命运的可能。
一个月后,小李正式成为张总公司的司机。张总也与前岳父彻底和解,甚至开始考虑和前妻复合的可能性。
这个始于暴雨夜的故事,最终以温暖的结局收场。它告诉我们,有时候,一个善良的选择不仅能拯救他人,也能拯救自己。
而那辆被砸坏的奔驰车,张总特意保留了被砸的痕迹,作为纪念。他说,这个痕迹提醒他,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东西。
人们常说,好人有好报。在这个故事里,我们看到了这句话的真实写照。小李的见义勇为不仅救了老人的命,也为自己赢得了更好的未来。而张总的宽容和理解,也让他重新获得了家庭的温暖。
这个世界需要更多像小李这样的人,也需要更多像张总这样的理解和宽容。只有这样,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。
在线配资交易网址,股票配资十大平台, 券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